蓝缕和褴褛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是同义词,均指破旧的衣服,但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以下差异:
一、核心词义差异
蓝缕 - 本义指用荆条、竹篾等编成的简陋衣物,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蓝缕”。
- 引申义可表示创业或艰苦环境的代名词,如宋代科举未中者被称为“蓝缕”。
褴褛
- 本义与“蓝缕”相同,指破烂的衣服。
- 现代汉语中更强调衣服破旧的破旧程度,如“衣衫褴褛”。
二、使用场景区分
筚路蓝缕: 多用于描述创业、开拓或艰苦奋斗的情境,如: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 科举未中者被称为“蓝缕”。 衣衫褴褛
> 他衣衫褴褛,穷困潦倒。
三、其他关联说明
成语出处:两者均出自《左传》,但“筚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更常见,而“褴褛”在《左传·昭公十二年》有记载。
搭配习惯:在成语“筚路蓝缕”中,两个词不可分割,需保持原样使用。
综上,蓝缕和褴褛在核心意义上一致,但“筚路蓝缕”具有更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语境,而“衣衫褴褛”则更侧重对破旧状态的直接描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