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穷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wù wù qióng nián,指 劳苦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或学习。具体解析如下:
词语结构 - 兀兀:
本义为“山秃”,引申为“劳苦”“勤奋”的样子,如“兀兀以穷年”。
- 穷年:指“终年”“一年到头”,强调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勤奋程度。
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为“点灯夜读,终年勤奋”)。
用法与示例
- 作谓语: 常用于描述长期勤奋的状态,如“他兀兀穷年,呕心沥血地研究古诗”。 - 近义词
- 反义词:游手好闲、得过且过。
其他含义
在古诗文中,“兀兀”还可能表达“昏昏沉沉”的状态,如“终年醉兀兀”,但此义较少见。
综上,“兀兀穷兀”主要强调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目标的精神,常被用于褒扬勤勉品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