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xīn yìng shǒu,原指技艺纯熟、运用自如的状态,现多用于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境界。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寓意 形容技艺或能力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能够随心所欲地完成某项任务,常与“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等成语连用。
动作特征
强调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仿佛身体与心灵高度契合,例如弹奏乐器时能精准控制力度与节奏。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原指工匠操作工具时力度与心意同步,后引申为做事得心应手。
三、用法与搭配
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例如:“他弹琴得心应手”“这项技术掌握得心应手”。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炉火纯青。 - 反义词
四、典型例句
正面例句:经过多年练习,他已能熟练完成高难度手术,手术操作得心应手。
文学化表达:她弹奏钢琴时,音符如流水般自然流出,真可谓得心应手。
综上,“得心应手”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技艺与心境的和谐统一,是汉语中表达能力卓越的经典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