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历史上和民间传说中都被视为蜀汉的重要功臣,以勇猛和忠诚著称。然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赵云是蜀国的罪人,这种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救援刘禅时的决策:
赵云曾在长坂坡之战中救出幼主刘禅,但当时刘禅遇险是因为刘备抛妻弃子,这一行为在道德上备受争议。赵云此举虽然拯救了刘禅,但也让刘备手下的将领知道了这一不光彩的事实,可能会影响刘备的民心。
劝阻刘备攻打东吴:
在关羽被杀后,赵云曾劝阻刘备先攻东吴,而是建议先打曹魏。尽管这一建议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刘备当时正处于悲痛之中,难以接受赵云的建议,因此赵云此举可能被认为是得罪了刘备。
在益州封赏时的表现:
在攻下益州后,刘备打算大肆封赏,但赵云却站出来扫兴,得罪了在场的官员,导致他一生都未能进入蜀汉的核心政治圈。
官职和地位:
赵云虽然武艺高强,但其官职相对较低,与关羽、张飞等名将相比,显得有些“低人一等”。这种观点认为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并不匹配他的贡献。
历史记载与演义的差异: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被描绘成刘备手下的第一神将,但在《三国志》中,赵云极少有独自领兵的机会,似乎表明他并未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和重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观点主要基于后世的评价和推测,并非确凿的历史事实。赵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记载和背景进行全面评估。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赵云作为蜀汉的重要将领,其忠诚和勇猛是无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