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览无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n liǎn wú yí,指全部看得到,没有遗漏。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解释 “尽”表示全部、完全;“览”指观看、观察;“无遗”即没有遗漏。合起来就是指视野范围内所有景物或内容都能完全看到,没有隐藏或遗漏的部分。
引申含义
除了形容自然景观的广阔无遗,还常用于描述文化、历史或事物的全面展现。例如:
- 文化遗产保护中,强调对历史遗迹的完整保存;
- 文学作品中,可能指叙事简洁明了,无需反复推敲。
二、使用场景
自然景观
如“站在山巅,两岸景致尽览无遗”,描绘从高处俯瞰时视野的开阔与完整。
人文景观
如“古城墙保存完好,尽显无遗”,强调历史遗迹的原始风貌得以完整保留。
抽象概念
如“他的演讲逻辑清晰,观点尽显无遗”,指表达内容条理分明,无需额外解释。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一览无余、一览无遗(二者基本同义,可互换使用)。 反义词
四、出处与演变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原指江左(今江苏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可一览无遗。后泛指视野或表达的全面性。
综上,“尽览无遗”通过“尽”“览”“无遗”三个字的叠加,形成强调全面性与完整性的表达,既可用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用于抽象事物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