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是田径比赛中的经典项目,其规则和成绩判定需结合技术动作与测量标准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比赛规则
比赛场地与设备 三级跳远在40米田径跑道上进行,包含起跳板、辅助线和沙坑。跑道两侧设有1米宽的跳远沙坑,沙坑前有10厘米宽的起跳台。
比赛流程
- 运动员需完成连续三次跳跃:助跑、单脚跳、跨步跳,最后落入沙坑。
- 每位运动员有3次试跳机会,取最好成绩;若8人以上参赛,前8名可额外试跳3次。
- 比赛开始后,运动员不得借助助跑道进行练习或调整。
犯规与失败判定
- 犯规情况: 包括起跳时触及起跳线外、落地时触地区外、落地后走出落地区、采用空翻姿势等。 - 失败判定
二、成绩判定方法
有效试跳的选取 - 运动员完成3次跳跃后,需从3次成绩中选取最佳值。若8人以上参赛,前8名可再试跳3次,按新成绩排名。
- 若最终排名需通过第146条规则(如成绩并列)决定,则参考更近的落地点等细则。
成绩计算
- 从起跳板前沿到运动员身体落入沙坑后沿的最近着地点水平距离为单次跳远成绩。
- 总成绩为三次有效试跳距离之和,例如:10.5米 + 8.2米 + 7.9米 = 26.6米。
测量标准
- 使用钢尺垂直于起跳线丈量最近落点,确保测量准确性。
三、示例说明
以2025年南京室内世锦赛为例,中国选手朱亚明在男子决赛中以26.85米夺冠,其成绩由三次试跳(10.5米、8.2米、7.15米)相加得出。巴西选手阿尔米尔·多斯·桑托斯以26.75米获得季军。
四、注意事项
三次试跳规则: 运动员必须在规定区域内完成所有跳跃,且三次试跳之间不得有助跑或调整动作。 成绩对比
通过以上规则与判定标准,三级跳远比赛既考验运动员的爆发力与技巧,也依赖精准的测量与规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