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 五代与 十国的合称。具体来说:
五代:
指的是唐朝之后在907年到960年这短短的五十多年中北方黄河流域周围先后建立的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十国:
则是在907年唐朝灭亡后到979年北宋消灭北汉这段时间在南方和山西一带的十个割据政权,这些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荆南(南平)和北汉。
这些政权中,北方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实力较强,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而南方的十个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北汉)则相对较弱,但经济文化相对繁荣。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和黄巢起义的双重冲击,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极为混乱,政权更迭频繁,直至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十国才彻底终结,历时72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