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和当仁不让是两个常用的成语,虽然都表达“不推脱、不犹豫”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含义差异
义无反顾 - 侧重点:
强调为正义事业勇往直前,绝不回头退缩,带有强烈的道义色彩。 -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当仁不让 - 侧重点:
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主动承担,不推让,更强调情理上的责任。 -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二、使用场景区分
义无反顾:多用于形容面对重大原则性、正义性事件时的果断行动,如救援、抗争等。 例:看到有人落水,他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救援。- 当仁不让:适用于日常生活或社会交往中应尽的责任,如职责、义务等。 例:张冰当仁不让成为长跑比赛冠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
| 义无反顾 | 勇往直前、破釜沉舟、身临其境 | 畏缩不前、瞻前顾后 |
| 当仁不让 | 见义勇为、责无旁贷、理所当然 | 拒不承担、推诿扯皮 |
四、结构与用法
结构:两者均为联合式成语,前半部分“当仁”/“义无”为动宾结构,后半部分“不让”为补充说明。- 用法:
“义无反顾”多作谓语,如“他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 “当仁不让”也多作谓语,但更强调主动承担责任,如“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当仁不让”。
总结
义无反顾:道义优先,绝不退缩。- 当仁不让:情理所驱,主动担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两个成语的微妙差异及适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