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 jiāo yáng,指 强烈逼人的阳光,常用来形容夏季炽烈的日照天气。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骄:
本义指马高大健壮,后引申为自满、自豪等含义;
- 阳:指阳光,引申为温暖、明亮。
核心特征 强烈、炽烈的阳光,常伴随高温天气,如“骄阳似火”“烈日当空”等成语。
二、文学与成语中的体现
李白诗句
“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以夸张手法表现阳光的炽烈。
杜甫诗句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则通过对比手法,体现阳光与甘霖的转化。
成语应用
- 骄阳似火: 形容阳光强烈,天气炎热,如“七月骄阳似火”; - 烈日当空
三、象征与延伸含义
意志象征:骄阳可引申为永不认输的意志,如“骄阳般坚韧”;
性格隐喻:形容人性格刚毅、充满活力,如“他如骄阳般热情”。
四、使用注意
该词多用于文学创作和口语表达,书面语中更推荐使用“烈日”“炎阳”等词汇。
综上,骄阳不仅是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还承载着文化意象与情感表达,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词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