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为红颜”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因心爱的女子而极度愤怒,常以极端行为(如冲冠)来表达对所爱之人的强烈情感。该成语多与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合使用,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色彩。
一、核心含义
字面解析 - “冲冠”指愤怒到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极度愤怒的状态;“红颜”特指心爱的女子。
- 整体意思是因心爱之人遭遇不幸而勃然发怒,常伴随极端行动。
情感表达
- 该成语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突显对情感的执着与对不公的愤慨,常被用来形容因爱情而引发的激烈情绪波动。
二、历史典故
最著名的典故出自明末清初吴三桂的故事:
吴三桂为追求陈圆圆,放弃抗清义务,引清兵入关。
《圆圆曲》中相关诗句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描述其率军途中因思念陈圆圆而悲愤交加。
三、常见用法与误区
正确用法
- 该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如:“他因红颜受辱,竟一怒为红颜,与仇敌决一死战。”。
常见误区
- 人物混淆: 虽与“冲冠一怒”(原指岳飞怒发冲冠)同源,但“一怒为红颜”特指吴三桂事件,不可混用。 - 历史事实错误
四、相关文化背景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情感与忠诚的价值观冲突,既有对个人情感的尊重,也隐含对家国责任的矛盾心理。在文学创作中,常被用来塑造悲壮或感人的情节,如《圆圆曲》通过此句展现了个人情感对历史进程的微妙影响。
综上,“一怒为红颜”既是文学意象,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