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个人残疾人的帮扶措施可分为以下几类,综合政策文件及实践案例整理如下:
一、教育培训与技能提升
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残联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含学费、食宿),覆盖16-59岁男性、16-54岁女性,重点提升就业能力。
特殊教育服务
设立特殊教育机构,提供个性化课程和师资培训,改造学校设施以适应残疾人需求,推动普及教育意识。
康复训练与辅助工具
为视力、听力、肢体等残疾人群体提供康复训练,免费适配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并建立专业康复中心。
二、医疗康复与生活保障
医疗救助补贴
重度残疾人可申请医疗补助,部分手术(如人工耳蜗、矫治手术)最高补贴2万元,康复训练补贴每月2000元。
辅助器具适配
免费提供轮椅、助听器、假肢等适配设备,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贫困家庭支持
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用具免费领取,重度残疾人免交新农合和社会保险。
三、生活补贴与权益保障
两项补贴
贫困残疾人每月领取90元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一级)100元,二级90元,用于基本生活保障。
低保与住房支持
重度残疾人可单独立户申请低保,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住房改造或安全住房支持。
公共交通补贴
推出免费乘车政策,部分城市资助残疾人购买交通工具,保障出行权利。
四、就业创业扶持
职业培训与实习
设立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并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公益性岗位等渠道促进就业。
就业平等政策
反对就业歧视,为残疾人提供岗位补贴和创业资金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农村残疾人专项计划
广西等地通过产业带动、新业态就业等措施,帮助农村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五、社会融入与心理支持
社区服务与活动
建立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提供餐饮、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组织文体活动增强社会参与感。
心理辅导与支持网络
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心理疏导,并通过支持小组、家庭培训提升应对能力。
政策宣传与权益维护
开展助残政策宣传活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精准落实各项补贴政策。
六、其他专项措施
盲人按摩店扶持: 通过“助盲脱贫”行动,支持盲人创业,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补贴。 动态管理机制
以上措施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实施,建议残疾人及家属主动申请相关补贴,并配合康复训练与就业指导,以提升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