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怨如诉”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声音或表达方式既带有倾诉的意愿,又隐含怨恨或不满的情绪,整体传递出一种忧郁、哀愁的氛围。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如怨如诉”由“如”(好像)、“怨”(抱怨)、“如”(如同)、“诉”(诉说)四个字组成,直译为“好像在抱怨,又好像在诉说”。
引申含义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的特质,如音乐、哭泣或倾诉时带有难以言喻的忧伤感,例如:
-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如怨如诉的情绪,仿佛在倾诉着无尽的心事。”
- “吉他拨动如怨如诉的旋律,让思绪飞向远方。”
二、出处与原文
该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原文通过四个“如”字,将声音比作“怨念”“眼泪”,生动展现了悲怆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
三、用法与示例
用法特点
- 多用于描写音乐、哭泣、倾诉等场景,强调情感的共鸣与感染力。
- 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她的歌声如怨如诉,令人动容。”
典型例句
- “忽然,像是一股细细的、如怨如诉的水流,从第一排座位上冒出来一声铮铮作响的童音。”
- “他站在窗前,如诉如怨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眼中闪烁着无助的光芒。”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如泣如诉、如诉如慕、如弃如诉。 反义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如怨如诉”不仅是对声音情感的精准描绘,也是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