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位孝子的总称,这些孝子通过他们的孝行被传颂至今。以下是“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成语及其解释:
孝感动天:
形容孝行极大,感动天地。
戏彩娱亲:
比喻孝养父母,使父母快乐。
鹿乳奉亲:
比喻孝养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满足父母的需求。
百里负米:
形容孝行深厚,愿意为父母做任何事情。
啮指痛心:
形容极度孝顺,因思念父母而痛心。
芦衣顺母:
比喻孝养父母,即使生活困苦也不忘孝道。
亲尝汤药:
形容孝养父母,亲自为父母煎药汤,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
拾葚异器:
比喻孝养父母,不嫌弃父母的贫贱。
埋儿奉母:
比喻孝养父母,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
卖身葬父:
形容孝养父母,因家境贫寒而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比喻孝养父母,用木头刻成父母形象,每日侍奉。
涌泉跃鲤:
形容孝养父母,感动天地,出现鲤鱼跃出泉水的奇迹。
怀橘遗亲:
比喻孝养父母,随身携带橘子,以慰藉父母的思乡之情。
扇枕温衾: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夏天扇凉枕头,冬天温暖被褥。
行佣供母:
形容孝养父母,外出做工以供母亲所需。
闻雷泣墓:
形容孝养父母,母亲去世后,听到雷声就悲痛欲绝。
哭竹生笋:
比喻孝养父母,因思念母亲而哭倒竹林,结果长出竹笋。
卧冰求鲤:
形容孝养父母,冬天赤身卧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最终得到鲤鱼。
扼虎救父:
比喻孝养父母,勇敢地与猛虎搏斗,以保护父亲。
恣蚊饱血:
形容孝养父母,让蚊子叮咬自己,以饱血喂母。
尝粪忧心:
比喻孝养父母,担心母亲的健康,尝粪便以察病情。
乳姑不怠:
形容孝养父母,侍奉继母如同对待亲生母亲。
涤亲溺器:
形容孝养父母,每天为母亲洗涤溺器,保持环境清洁。
弃官寻母:
比喻孝养父母,因思念母亲而辞官归家。
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孝子的孝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百行孝为先”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