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的经典句子包括:
靶向发力,举措才有“准头”;精准施策,才能抓住关键、求得实效。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工作的导向。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过程。
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抓好落实,找准症结是前提。“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只有“谋定而动”,方能“乱云飞渡仍从容”。精准施策,才能抓住关键、求得实效。
常打问号是一种清醒,会打问号是一种智慧,解开问号是一种能力。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找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
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只讲问题、只给批评,必须要正视成绩、鼓舞士气;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锱铢必较、上纲上线,必须要大处着眼、宏观把握;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心急火燎、急于求成,必须要沉心静气、面对矛盾;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随意问责、泛滥处罚,必须要辩证看待、激发干劲;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拉单列表、堆砌问题,必须要不忘初心、长于解决;不能一说“问题导向”就看人看短、否定下级,必须要主动担当、躬身反思。
本着“发现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党性、正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的理念,强化敏于发问、精准设问、认真思问、善于解问的思维素养和工作习惯,在自觉加强问题的研究、思考、解答中提升落实的成效。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要练就一双看问题的慧眼,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善于抓苗头抓倾向,盯着末端细节发现端倪隐患,防止见怪不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用“望远镜”拉近看,用“显微镜”放大看,从言行举止中看到表情背后的心情,从习以为常的小毛小病中看到平常背后的反常,从日常管理的小事小节中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始终具备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勇于跳进矛盾的漩涡,以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认识问题担难不怯,发现问题担责不推,直面问题担事不躲,解决问题担险不畏。
要凝心聚力,统筹谋划,把抓部署、抓统筹、抓方案、抓落实、抓督办、抓宣传等关键环节衔接贯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
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要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流程,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想的问题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确保听到真声音、发现真问题、找到真药方,最大限度使提出的改革方案符合实际、符合改革要求、切实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既要聚焦问题、更要深挖根源,既要研判现象、更要把握本质。要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哪个疙瘩最难解,就重点抓哪项改革。
面对矛盾有办法,面对问题有路径。
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矛盾就化解什么矛盾,有什么短板就补长什么短板。
聚焦中心目标主动抓问题,瞄准性质特点精准抓问题,突出落实防范常态抓问题。
带头抓重大问题谋划研究,带头抓重要事项督查督办,带头抓难点矛盾协调破解。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问题导向的重要性,提供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问题导向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