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极为重视立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立志是功业的前提和基础:
古人认为,立志是一切功业的前提和基础。如《尚书周官》中提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有宏大的志向;丰功伟业的实现,在于勤勉不懈地工作。
立志能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
没有志向的人,一生可能碌碌无为,年华虚度。立志可以让人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有动力去追求和实现这些目标,使人生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立志能激发人的潜能:
古人认为,立志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在困境中也能坚持不懈。如《周易·困卦》中提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意思是说,君子在困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甚至舍弃生命也不能失去志向。
立志有助于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
古人强调年少时立大志、发大愿,因为一个人的转变,就是从心里也有了想守护的东西开始的。只有心里有了要守护的东西,力量才会升起来。成大事者的心力是凌驾于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学历这些之上的。
立志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
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提出“士”的使命就是“尚志”,即追求崇高的志向。这些论述都表明,立志是成为君子、实现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古人极为重视立志,因为立志不仅关乎个人的成就和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立志,人们能够明确目标、激发潜能、实现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