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礼仪规范
礼貌用语 - 见面主动问好(早上/中午/晚上)
- 分别时道再见,临睡前说晚安
- 遇到长辈主动打招呼(如“王叔叔好”)
个人仪容仪表
- 保持头发整洁(短发或束发)
- 穿着得体(无奇异装饰)
- 手指甲短净,勤洗手
行为举止
- 站立坐卧姿势端正
- 接物递话使用“请”“谢谢”“没关系”等用语
- 咳嗽打喷嚏遮住口鼻
二、家庭礼仪
尊敬长辈
- 使用尊称(如“奶奶”“叔叔”)
- 父母教导时主动倾听
- 助力长辈做事(如端茶递水)
行为习惯
- 自己玩具归位,物归原处
- 餐前洗手,饭后漱口
- 排解情绪时轻声表达
三、幼儿园礼仪
日常交往
- 入园主动问老师、小朋友、家长
- 课间活动轻声慢步,不推挤
- 接受帮助要说“谢谢”,给予时回应“不客气”
课堂礼仪
- 聆听他人发言,举手后再表达
- 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座位
- 尊重老师指令,及时反馈需求
户外活动礼仪
- 排队上下楼梯,不攀爬护栏
- 游戏时谦让,玩具使用后归位
- 集合解散时迅速响应口令
四、特殊场景礼仪
用餐礼仪
- 餐前帮助摆放餐具,餐后主动收拾
- 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保持桌面整洁
- 接受食物前先征得同意
接待客人与访客
- 家庭来访主动开门,引导入座
- 接受礼物表示感谢,提供帮助时主动询问需求
- 拜访病人带花,电话接听先说明来意
五、培养建议
情境模拟: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礼仪场景 家长引导
正面激励:及时表扬遵守礼仪的孩子
耐心培养:纠正错误时轻声提醒,避免惩罚性语言
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幼儿可逐步掌握礼貌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