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蛇添足”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在酒宴上画蛇添足,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失去了本来应得的酒。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不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故事的大意是: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因此, “多此一举”这个成语可以很好地概括《画蛇添足》这篇课文的大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