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课后延时服务的家长意见和建议,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需求与期望
提高服务质量 家长普遍希望延时服务能提供专业教师指导,避免形式化作业辅导。建议学校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同时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优化时间安排
- 弹性时间设计: 部分家长建议将延时服务时间延长至7:00左右,避免与家长下班时间冲突。 - 分段式服务
丰富服务内容 除作业辅导外,建议增加体育、艺术、科普等兴趣课程,以及图书馆阅读、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管理机制与监督
建立监督机制
家长希望学校制定严格的服务规范,包括教师考勤、学生出勤记录等,确保服务落到实处。
费用与公平性
- 延时服务应坚持公益性原则,避免额外收费。有经济困难家庭可申请减免费用。
- 建议优先保障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参与服务。
三、其他建议
自愿参与原则
严格遵循“家长自愿、学校服务”原则,不得强制学生参加。
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需配合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学校则提供必要支持。
安全保障
延时服务期间需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争议焦点
是否应取消延时服务: 部分家长反对取消,认为可免费延长至5:30方便接孩子;另有人担忧脱离学习目的。 作业与活动的平衡
建议学校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学生特点及家长诉求,制定个性化方案,并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逐步优化课后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