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读书名言,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强调勤奋与时间珍惜
1. 《杂诗》(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2. 《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答野节问》(朱舜水):“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二、读书方法与态度
1. 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强调思考与实践)
2. 程颢:“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倡导专注与深入)
3. 朱熹:“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提出读书方法)
三、读书意义与价值
1. 郑耕老:“读书要玩味。”(强调体会与感悟)
2. 陆游:“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突出实践与经验的结合)
3. 刘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书读与实践的互补性)
四、其他经典引用
1. 《三国志》(陈寿):“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描述读书的多重境界)
2. 《唐诗三百首序》(孙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诗为例说明基础的重要性)
3. 李苦禅:“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比喻读书是进步的根基)
这些名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唐代文人对读书的感悟与倡导,既有对勤奋努力的强调,也包含读书方法的智慧,至今仍对读者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