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凌云深处尚虚心的意思?

59

“凌云深处尚虚心”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诗句,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字面与象征意义

自然现象的写照

竹子未出土时便已形成竹节,象征着人未经历世事便已具备的品格;而“凌云”则形容竹子高耸入云的姿态,展现其挺拔向上的生命力。

品德的隐喻

- “虚心”的双重含义:

既指竹子中空的特点,也比喻人应保持的谦虚态度。正如国画大师李苦禅所言,竹子在凌云之高仍能保持虚心,象征品德高尚者不因成就而骄傲。

- “节”的象征:既代表竹子的分节特征,也引申为人的气节与骨气,体现刚正不屈的精神。

二、文化内涵与出处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徐庭筠的《咏竹》,全诗为:

```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

创作背景:徐庭筠通过咏竹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君子的象征。

艺术特色:诗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竹子的动态美感,如“未出土时先有节”展现其坚韧的生命力,“便凌云去也无心”则体现其超脱世俗的境界。

总结

“凌云深处尚虚心”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特性,隐喻品德高尚者应具备的谦逊与气节,成为中华文化中推崇正直、虚怀的典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