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句 成语,同时也是一句 谚语。它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出处
成语出处:该成语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卜居》。
原文:“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解释
尺有所短:尺子虽然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
寸有所长:一寸虽然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整体意义:这句话用来比喻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示例
甘戊出使齐国: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鲁尔这样的好马,能过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应用
多元化团队:在一个多元化的团队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念尤为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只有互相理解和合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效能。
综上所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既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也是一句广泛应用的谚语,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人和事物时要客观公正,看到其长处和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