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分为以下五类,具体分类及评选标准如下:
一、助人为乐模范
评选标准:长期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事迹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社会影响。
表彰名额:每类约10名左右,五类共表彰50-60名。
二、见义勇为模范
评选标准: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表彰名额:每类约10名左右,五类共表彰50-60名。
三、诚实守信模范
评选标准: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坚持诚信原则,严格自律并履行承诺,享有高信誉。
表彰名额:每类约10名左右,五类共表彰50-60名。
四、敬业奉献模范
评选标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效率方面贡献突出。
表彰名额:每类约15名左右,五类共表彰60名左右。
五、孝老爱亲模范
评选标准: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家庭和睦,事迹感人,群众广泛颂扬。
表彰名额:每类约15名左右,五类共表彰60名左右。
补充说明
评选周期:
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2024年已评选五届。
奖项设置:
未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正式候选人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意义:
该活动通过表彰道德模范,营造崇善向善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以上信息综合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权威部门多年来的评选标准与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