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桑原文及其赏析?

59

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早春景色,蕴含着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下是原文、注释及赏析:

一、原文及注释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

“陌上柔桑破嫩芽”:

描绘桑树新枝萌发的动态画面,"破"字传神展现生命力。2. “东邻蚕种已生些”:点明时令为早春,蚕卵孵化预示农事活动。3. “平冈细草鸣黄犊”:通过黄犊的鸣叫与细草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自然和谐感。4. “斜日寒林点暮鸦”:以"点"字精妙刻画乌鸦栖息的静态画面,增添画面感。5. “山远近,路横斜”:远近结合的写法,展现乡村空间布局。6. “青旗沽酒有人家”:以青旗酒家为线索,串联乡村生活场景。7. “城中桃李愁风雨”:反衬乡村春意盎然,表达对城市喧嚣的厌倦。8. “春在溪头荠菜花”:以荠菜花盛开点明春之本质,呼应全词主题。

二、艺术特色与赏析

时空对照

上阕描绘早春乡村的静态画面(如桑芽、黄犊),下阕通过"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形成时空对比,强化自然与人文的关联。

意象选择

选取"柔桑破芽""细草鸣犊"等意象,通过细腻观察展现乡村生机,体现辛弃疾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情感表达

- 积极层面:

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陶醉,如"平冈细草鸣黄犊"的悠然意境。 - 消极层面:隐含壮志难酬的苦闷,与南宋主和派打压抗金主张形成呼应。

语言风格

以白描手法叙事,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与苏轼豪放词风形成鲜明对比。

三、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后隐居江西期间(淳熙八年1181年冬),正值其壮志难酬、心境郁结之时。通过描绘乡村春景,既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也暗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