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月亮在一个月中的不同时间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具体如下:
新月:
在农历每月初一,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娥眉月:
新月过后,月球开始向东绕地球公转,地球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状像镰刀,称为娥眉月。这时的月相在农历初三和初四最为明显,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因此不易被观察到。
上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呈半圆形,称为上弦月。
盈凸月:
在新月过后,月亮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被阳光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多,形成盈凸月,直到农历初七、初八达到上弦月阶段。
满月:
在农历八月十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月亮的整个亮面朝向地球,呈现出最亮的圆形,称为满月。
凸月:
满月过后,月亮继续绕地球公转,亮面朝向地球的部分逐渐减少,形成凸月,直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达到下弦月阶段。
下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27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的东半边亮,呈半圆形,称为下弦月。
残月:
在农历月末,月亮的亮面朝向地球的部分越来越少,形成残月,直到下一次新月出现。
总结来说,八月的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形状从细线状逐渐变为圆形,再逐渐减小,最终在月末变为细线状。其中,农历八月十五的满月是最为明亮和圆满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