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作为热带水果,在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关于榴莲的经典诗句及赏析:
一、经典诗句摘录
"满地琼脑玉枕香,榴园深处独徘徊,若到天门酒不醉,人间岂有堪比来" - 作者:
李白
- 赏析:以"琼脑玉枕"喻指榴莲的香甜,展现榴园的幽深与诱人,将榴莲与天门酒、人间瑰宝等意象结合,凸显其独特魅力。
"宜江岸不宜西市,果肉含香岂止清" - 作者:
袁枚
- 赏析:通过对比江岸与西市的环境,突出榴莲果肉的幽香,体现其超越时空的芬芳。
"榴破猩肌血,萱开凤尾黄" - 作者:
刘仲尹《南歌子》
- 赏析:以"猩肌血"形容榴莲外皮,"凤尾黄"喻指榴花,展现榴莲的视觉冲击与香气联想。
"若问天下谁最牛,敢说榴莲是果王" - 作者:
佚名
- 赏析:直白而霸气地赋予榴莲"果王"称号,体现其在外观、香气或口感上的独特地位。
二、其他经典表述
"名声臭臭不可闻,拒人十万八千里":描绘榴莲虽气味浓烈却令人难以抗拒的矛盾特质。
"外表刺甲难接近,内在温软多绵长":通过对比强化榴莲的"刺与柔"的感官反差。
"榴莲飘香十里,人间瑰宝异香非":以夸张手法表现榴莲香气的远播与珍贵。
三、现代仿古诗词
《江城子·榴莲》(糖体):
> 榴莲奇异韵悠长,刺儿装,味深藏。乍嗅难闻,细品有奇香。果肉绵柔脂玉样,甜且糯,润心房。南洋佳果盛名扬,入华疆,引争尝。爱者垂涎,厌者远其旁。莫笑此身多异状,真美味,意难忘。 - 赏析:采用现代语言重构古典词牌,保留榴莲的"刺与香"核心意象,兼具创新性与传唱度。
四、总结
榴莲在诗词中常被借喻为"人间瑰宝",其香、味、形成为诗人抒情的载体。从李白的豪放到袁枚的婉约,从古代文人到现代创作者,榴莲的独特魅力跨越时空,成为文化符号中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