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 儒家学说中关于道德修养的重要概念,其出处和本义如下:
出处
最早见于《礼记·中庸》。
《文子》中也有提到:“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
《大学》中提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在《卞太后诔》中提到:“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本义
“慎独”字面意思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强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个人仍应保持内心的谨慎和自律,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慎”字有谨慎、慎重之意,与心相关,表示内心的谨慎和慎重。
“独”字本义是单独、独一,后引申为独处、独自行动。
综上所述,“慎独”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强调在独处时仍应保持内心的谨慎和自律,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体现了儒家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