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寒地冻”的诗词,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直接描绘严寒景象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未直接写寒,但“白日依山尽”隐含冬日萧瑟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通过草的枯荣对比,反衬冬日严寒。
杜牧《赠别燕卿序》
“天寒地冻闭山川,萧瑟凄凉万里烟。”直接描绘冬日闭塞的寒意。
二、以寒景烘托心境
黄巢《登高》
“天寒地冻走马灯,醉卧沙场君莫笑。”借寒景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虽为春日词,但“误入藕花深处”的寒意隐含。
三、借寒景抒发哲理
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通过冬日生活哲理,暗示顺应自然规律。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梅抗寒品格,反衬天寒地冻的严酷。
四、反映民生疾苦
白居易《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通过描写贫苦百姓在寒冬的困境,表达社会关怀。
曾丰《冬行买酒炭自随》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老翁冻得直求饶,呼儿烹酒暖寒肠。”直白反映农夫在寒冬的悲惨境遇。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天寒地冻的意象,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共鸣与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