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在格律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一、格律争议
平仄问题
该诗被部分研究认为存在平仄不谐之处。例如: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余”字应为仄声,但此处按韵律需为平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返”字应为平声,但此处按韵律需为仄声。
押韵问题
诗中“楼”“悠”“洲”“愁”等字押“尤”韵,属于仄声韵,而七律要求偶数句押平声韵,此处存在争议。
二、艺术特色
自然流畅
尽管存在格律争议,但诗句意境自然,音节浏亮,读起来朗朗上口,被严羽评为“唐人七言律本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意境与情感
诗通过“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永恒与“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时空对比,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历史与乡愁的深刻感悟。
三、历史评价
崔颢因《黄鹤楼》成为唐代七律的标杆,被后世诗人广泛学习,甚至李白亦曾赞叹“无人攀过千年峰”,足见其艺术魅力。
综上,崔颢的《黄鹤楼》在格律上虽有小瑕疵,但凭借其卓越的意境和艺术表现,仍被公认为七律的巅峰之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