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忧民”的词语解释,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义
“爱国忧民”指以国家利益为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同时忧虑民众疾苦的情怀与责任感。这一表述常与“忧国忧民”连用,但“忧国忧民”更侧重于对国家与民众命运的普遍忧虑,而“爱国忧民”更强调主动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
二、出处与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原文为“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体现了齐国君主对国家与民众的深切关怀。
历史典故
- 孟子: 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将个人情感与天下苍生相连。 - 韩愈
- 陆游:虽官职低微却“未敢忘忧国”,体现基层士大夫的担当。
- 杜甫:通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忧民情怀。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忧国爱民、心系天下、鞠躬尽瘁。
反义词:畏缩不前、漠视民生、利己主义。
四、用法与情感色彩
用法: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多用于形容政治家、文学家等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
情感色彩:属于褒义成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综上,“爱国忧民”是汉语中表达家国情怀的核心词汇,既包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更强调主动担当与实践行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