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调音台自带效果器的调节方法根据型号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础操作方法
选择效果器类型 通过调音台上的`PROGRAM`旋钮选择内置效果器类型(如混响、延迟、压缩等),不同型号的旋钮布局可能略有不同。
调整参数
选定效果器后,通过`PARAMETER`旋钮调节具体参数。例如:
- 混响: 调节`Reverb Time`(混响时间)、`Pre-delay`(预延时)、`Decay`(衰减)等参数; - 压缩器
- 移相/镶边:调整`PHASER`旋钮实现声音相位移动。
输入信号路由 使用`AUX`通道将信号发送到效果器。例如,将某路推子的输出接入`AUX1`,再通过`AUX1`发送到混响效果器。
二、通道效果分配
内置效果器:
部分型号(如MG16XU)的1-8通道预设了6种效果(如大厅混响、合唱效果等),通过`AUX4/FX`旋钮调节;
外部效果器:若需使用专业效果器,可通过`ST`推子或外部接口连接。
三、监听与调整技巧
使用监听功能 通过调音台屏幕或外部监听设备实时监控效果,调整参数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 PFL(Solo监听):
用于单独监听某一路通道的原始信号;
- AUX1辅助显示:显示推子前后的电平,帮助平衡效果器输入。
专业场景建议 - 会议场景:
仅对关键话筒通道进行基本均衡调整,避免过度使用效果器;
- 演出场景:根据声场环境添加混响、延迟等效果,增强空间感。
四、注意事项
不同型号参数调节逻辑可能不同,建议参考说明书或视频教程;
若内置效果不满足需求,建议外接专业效果器以获得更丰富的音效。
通过以上方法,可灵活运用雅马哈调音台自带效果器,满足不同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