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前准备
明确设计目标 确定主题、受众、风格及预期效果,为后续设计提供方向。
创建工作区
- 新建文件时设置合适尺寸(如800×800像素)、分辨率(72dpi用于网页,300dpi用于打印)和颜色模式(RGB模式)。
- 使用网格系统辅助布局,按住Alt键拖动参考线保持规整。
二、基础工具与元素
图形绘制
- 使用椭圆工具(U)绘制正圆或矩形,通过填充颜色和描边设置调整外观。
- 利用形状工具(U)绘制三角形、星形等复杂图形。
文字处理
- 使用文字工具(T)添加标题或说明文字,通过字体、大小、颜色调整优化显示效果。
- 支持路径文字功能,可沿圆形等路径排列文字。
导入与编辑图片
- 通过“文件-打开”导入外部图片,使用裁剪工具(C)调整比例和构图。
三、设计技巧与特效
滤镜与调整
- 使用滤镜(如渐变映射、高斯模糊)为图像添加层次感或艺术效果。
- 通过曲线、色阶调整层优化色彩对比和明暗。
蒙版与图层
- 添加蒙版隐藏部分区域,实现局部调整(如内阴影、发光效果)。
- 利用图层样式(如投影、内阴影)增强立体感。
色彩搭配
- 采用主次配色方案(60%主色+30%辅助色+10%点缀色)。
- 使用在线配色工具快速获取灵感。
四、细节优化与输出
细节处理
- 添加纹理、噪点或高光效果提升真实感。
- 调整图层透明度、混合模式实现渐变过渡。
导出与分享
- 根据需求选择文件格式(PSD保留图层信息,JPEG/PNG适合网页)。
- 导出为GIF格式可实现动态效果。
实用建议:
建立素材库,分类存放不同风格图片和模板;
多尝试滤镜叠加和蒙版组合,激发创意;
定期备份作品版本,避免意外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