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中柴进的歇后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柴进散家产——仗义疏财
柴进以慷慨解囊著称,此歇后语体现其仗义疏财的性格特点。
百年松做柴烧——大材小用
柴进本为高官贵胄,却散尽家产,此语讽刺其才能未得到充分施展。
抱干柴救烈火——越帮越忙
柴进曾试图用柴火扑灭祝家庄的火势,却因力量悬殊反而助长火势,比喻做事方法不当。
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形象描述柴进既要维持生活又要参与江湖事务,常感压力。
柴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柴草人本身无法自救,比喻自身难保时强撑无用。
柴火棍搔痒——是把硬手
柴火棍虽为柴制,但“硬手”一词暗示其虽看似简单却暗含力量,可引申为解决问题需找准关键。
柴火上浇汽油——一点就着
比喻矛盾激化后迅速爆发,常用于形容事态失控。
柴油机抽水——吞吞吐吐
形容做事不果断,柴火机本为生火工具,抽水则显得格格不入,暗喻行为矛盾。
沉香木当柴烧——用材不当
沉香木珍贵,用其作柴是极大浪费,比喻资源浪费或人材错配。
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
城隍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其形象与烧柴灶的世俗行为形成对比,带有讽刺意味。
以上歇后语均围绕柴进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衍生而来,既包含其仗义疏财的侠义精神,也暗含对其命运的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