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自《论语·述而》 ,讲述的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的故事。
具体来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来到齐国,有机会欣赏到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古乐《韶》。《韶》乐以其美妙的旋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孔子如痴如醉,甚至到了连吃饭时都无法分辨肉味的程度。他感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自己从未想到音乐之美竟能达到如此迷人的地步。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事物专注到极点,忘记了其他事情的程度。例如,当人们形容一个人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或爱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时,可能会用“三月不知肉味”这个成语来表达。
此外,孔子对《韶》乐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不仅在艺术性上达到了完美,而且在思想性上也达到了极致,即“尽美矣,又尽善也”。这表明孔子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非常强,能够深深感受到《韶》乐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