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名言,其核心思想是关于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论述。以下是逐句翻译及解析:
入则孝,出则悌 入:
指在家中
孝:孝顺父母
悌:尊敬兄长
解析:强调在家庭内部要履行基本伦理责任,通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培养责任感与亲情基础。
谨而信 谨:
寡言少语,言行谨慎
信:诚实守信
解析:倡导在言行上保持克制与诚信,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
广泛关爱他人,泛指大众
亲仁:亲近有仁德之人
解析:提出“仁”的实践路径,通过博爱与善意建立和谐社会关系。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
在履行上述义务后仍有精力
学文:学习文化知识或技艺
解析:强调道德修养是基础,文化学习是更高追求,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梯式发展观。
补充说明
“弟子”的含义:既指年轻学子,也泛指后人,强调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
“学文”的范畴:不仅指传统典籍,也包含社会实践与个人兴趣的探索。此句通过“入”“出”“行”三个维度,构建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行为的完整框架,至今仍对教育与伦理修养具有指导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