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观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gé àn guān huǒ,比喻 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缺乏责任感或故意置身事外的行为。
具体解析:
字面含义 “隔山相望火灾”或“隔岸观火”(“岸”与“安”谐音):指隔着山岭观看别人家发生火灾,比喻不主动参与,只是在一旁观望。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乾康的《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虽未直接使用“隔山观火”四字,但表达了类似意境。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袖手旁观(如“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冷眼旁观 - 反义词
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消极避世的态度,例如:
> 面对同事的困境,他选择隔山观火,结果错失了提供帮助的最佳时机。
注意事项:
成语中的“山”或“岸”多为比喻,不局限于实际的山岭或河岸;
在具体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为贬义,例如客观分析局势时可能中性偏贬,而主动旁观他人危难则明确为贬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