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是《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的寓言故事,原文出自战国末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以下是具体注释: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宋之丁氏”:
宋国丁姓人家,宋国位于今河南商丘一带。
“家无井而出溉汲”:
家无井水,需外出打水浇田,常有一人专管此事。
“穿井得一人”:
打井后节省一人劳力,不再需派人打水。
“国人道之”:
国都居民传播此事。
“闻之于宋君”:
宋国国君得知此事。
“得一人之使”:
指节省一人劳力,而非井中得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听到这种荒诞传闻,不如没听到。
二、核心寓意
讽刺虚无担忧:通过“穿井得一人”的荒诞比喻,讽刺杞人忧天般的无谓忧虑。
强调实践与理性:丁氏以实际效果(节省人力)反驳空想,体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文学地位
该寓言与《杞人忧天》并称“寓言四则”,均通过夸张手法揭示人性弱点,具有教育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