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七个节气。寒露通常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气温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重要节点。在这个时节,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变得更加寒冷,清晨常常可以看到露珠凝结,寒意显现。
寒露的节气名称来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相比白露的清凉,寒露显得更加肃杀,深秋的意味愈加浓厚。寒露时节,人们应该注意增添衣物,防止感冒。同时,寒露也是秋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农民们开始忙碌于田间地头。
寒露的气候特点包括:
气温下降:
寒露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增多。
昼夜温差大:
进入寒露后,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
秋燥明显:
寒露时节,秋燥现象明显,空气干燥。
露水凝结:
寒露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霜,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
寒露不仅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意味着在寒露时节进行适当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