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姬姓,名夷吾,是晋国第22任国君,他在位期间因为背信弃义而多次激怒秦国,最终被俘并死于秦国的军事行动。
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国家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晋惠公曾向秦国求助。秦穆公虽然对晋惠公的背信弃义感到愤怒,但还是决定伸出援手,从秦国向晋国运送了大量粮食,这一行动被称为“泛舟之役”。然而,晋惠公在秦国遭遇饥荒时,却拒绝提供任何援助,这一行为进一步激怒了秦穆公。
公元前647年,秦穆公在百里奚等大臣的协助下,亲自领兵讨伐晋国,晋国在韩原之战中遭受重创,晋惠公被俘。在战争结束后,秦穆公曾有意放晋惠公回国,以缓和两国关系。晋惠公在回国后,试图通过召开“国人大会”来收买人心,但晋国人民对他的统治已经失去了信心。
晋惠公最终于公元前647年去世,他的儿子太子圉继位,即晋怀公。晋惠公的死标志着晋国一段动荡时期的结束,也预示着晋国即将迎来新的国君和可能的变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