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西晋思乡典故?

59

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张翰的名士,因为思念家乡的美味——鲈鱼脍(即用鲈鱼做的生鱼片),毅然辞官回乡,留下了一段“莼鲈之思”的佳话,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思乡典故。

张翰,字季鹰,是西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中区)人。他为人洒脱不羁,才华横溢,擅长写诗作文。晋惠帝时期,他在洛阳做官,担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曹掾。有一年秋天,秋风萧瑟,他看到秋风吹落树叶的景象,忽然想起了家乡吴地的美味:菰菜羹、莼菜汤和鲈鱼脍。吴地盛产这些水产,是当地人喜爱的食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便感叹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顺从自己的心意,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羁留在千里之外呢?”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官回到了故乡。

典故出处: 这个故事主要出自两部史书: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晋书·张翰传》: 所记载的内容与《世说新语》基本相同,只是将“菰菜羹、鲈鱼脍”写成了“菰菜、莼羹、鲈鱼脍”,多了一道莼菜汤。

典故的意义: “莼鲈之思”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表达思念家乡的心情。这个故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个人意愿、追求自由和自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