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南辕北辙
读音:nán yuán běi zhé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典故: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金。’臣曰:‘金虽多,此非取楚之道也。’曰:‘吾备有齐备。’臣曰:‘用兵之道,非备齐也。’王曰:‘奚谓也?’曰:‘君之出也,有齐王送之,持千金之资,千乘之车,从者数十人。今君之往也,齐王未必知也,而况于楚乎?今君之南辕北辙,无乃欲背齐而向楚乎?’王曰:‘善。’乃止。”
近义词:背道而驰
反义词:有的放矢
例句:
1. 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2. 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
3.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