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和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分不同
雾主要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则是由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如灰尘、硫酸、硝酸等)组成,这些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导致能见度降低。
能见度范围不同
雾的水平能见度通常小于1千米。
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但霾的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因此即使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也可能被视为霾。
相对湿度不同
雾出现时,空气的相对湿度通常大于90%。
霾出现时,空气的相对湿度通常小于80%。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时,可能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仍是霾。
厚度不同
雾的厚度较薄,通常只有几十米至二百米。
霾的厚度较厚,可达1至3千米。
边界特征不同
雾的边界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
霾的边界模糊,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
颜色不同
雾的颜色通常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的颜色则是黄色、橙灰色等,这是由于霾中的小颗粒物对波长较长的光散射较多。
维持时间不同
雾具有局地性和短时间的特点,通常在夜间至次日早晨出现,中午以后逐渐消散。
霾的维持时间较长,可以持续数日,并且具有大范围、在各个方向上能见度比较均匀的特点。
总结:
雾和霾虽然都是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但它们在成分、相对湿度、能见度、厚度、边界特征、颜色和维持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雾主要由水汽凝结而成,相对湿度高,厚度薄,边界清晰;霾则主要由空气污染物颗粒组成,相对湿度低,厚度厚,边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