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目标应该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及特点来制定,注重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品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幼儿教育目标的一些主要内容:
身体健康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便。
智力发展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能听懂并愿意学说普通话,安静地听同伴或老师讲话。
能用简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讲故事中的简单内容。
对周围的一些事物感兴趣,能进行观察,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情感与品德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能识别并察觉到他人明显的情绪,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审美与创造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拓展幼儿思维能力。
规范大班徒手操,动作正确、有力、整齐。
自我保护
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保护方法,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
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安全使用常用工具,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这些目标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