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功臣,其家族后裔分布广泛且历史记载丰富。综合多份家谱资料,主要分支及传承情况如下:
一、核心分支传承
徐辉祖分支 徐达长子徐辉祖为家族建立魏国公爵位,其子徐钦、徐承宗、徐俌、徐壁奎、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等十一代延续了爵位。徐弘基为徐达第20世后人,1595年袭封魏国公,后因明朝灭亡后避难东瀛,其子徐维志、孙子徐弘基等均与徐达有直接血缘关系。
徐增寿分支
徐达次子徐增寿为定国公,其子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世英、徐光祚、徐延德、徐文壁、徐希(徐希皋)、徐允祯等九代传承定国公爵位。徐允祯为徐达第22世后人,崇祯三年(1630年)承袭爵位。
二、其他相关分支
徐钦后裔: 包括徐承宗(第五代)、徐俌(第六代)、徐壁奎(第七代)等,均担任过南京守备等要职。 徐世英分支
三、历史迁徙与隐居
部分徐达孙辈为避靖难之乱逃至如东、江西婺源等地隐居,形成不同支派。例如:
如东支:徐永德通过清版家谱确认为徐达之孙“贵八公”后人,后重修家谱并寻访族人。
婺源支:徐文华(徐达第六世孙)从江西婺源迁徙至安徽山徐村,形成敦本堂支派,至今已传至25代。
四、家谱修订与现状
最新修订:1997年山徐村徐氏宗谱为最后一次修订,记录了25代族人信息。
寻根热潮:近现代徐达后人通过修谱、迁徙寻亲等方式延续家族传承,如徐林生耗时20年重修通州徐氏家谱。
五、历史影响与争议
部分徐达后裔因历史变迁失联,如“冈村宁次”传说虽称徐青山后裔,但权威性较低。徐达家族整体在明朝灭亡后逐渐散落,现存信息多依赖清修家谱和地方文献。
以上信息综合自《徐氏宗谱》《明史》及地方志等权威资料,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