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管理协助
环境创设与常规培养 - 与主班老师共同设计教室主题墙,每月更换主题(如“我爱我的家”“秋天的童话”),通过图片、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营造温馨学习氛围。
- 协助建立班级秩序,指导幼儿养成洗手、进餐、排队等日常习惯,通过游戏(如“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缓解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个体关怀
- 关注幼儿情绪变化,及时安抚情绪低落或矛盾冲突的孩子,例如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解决同伴纠纷。
- 协助保健医生做好晨午检,关注幼儿健康异常情况(如体温、口腔、手部卫生)。
二、教育教学配合
课程设计与实施
- 根据教学大纲和小班幼儿特点,制定月度教学计划,涵盖语言、健康、艺术等领域。
- 在语言活动中组织故事讲述、儿歌朗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
- 采用游戏化教学,如拼图游戏解决幼儿争抢问题,避免直接干预。
- 结合区域活动(建构区、美工区)提供丰富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三、家园沟通协作
定期反馈与交流
- 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表现、进步及需改进之处,分享成长点滴。
- 家访了解幼儿家庭背景,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适应工作。
特殊需求关注
- 针对听障儿童调整教学方法,应用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辅助学习。
-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如亲子游戏),形成教育合力。
四、自我提升与反思
专业成长: 通过园内教研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每月撰写教育随笔总结经验。 问题改进
团队协作:与主班老师分工明确,主动承担额外任务(如值班、家教园地指导),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效率。
总结
十一月份通过规范管理、创新教学和家园共育,班级秩序井然,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均有进步。未来需继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