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并非出自楚国,而是春秋时期范氏家族的典故,具体出处如下:
典故来源
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范氏后,范氏遗物被掠夺。有人因钟太大无法搬运,便用锤子砸碎钟,钟声响起后掩耳以为无人听见。
名称差异
成语本义为“掩耳盗钟”,后误写为“掩耳盗铃”。这一误写可能与《吕氏春秋》的传抄或后世简化有关。
相关成语对比
另一个相似成语“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讲述楚国卖矛盾的寓言,与“掩耳盗铃”分属不同典故,但均以“自相矛盾”为核心思想。
综上,“掩耳盗铃”的典故与楚国无关,而是春秋时期范氏家族的历史事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