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纯熙”的典故,主要出自《周颂·酌》的片段,其背景和含义如下:
一、典故出处
《周颂·酌》是《诗经》中《大武》乐章的一部分,原文为:
>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二、典故背景
历史事件:
该句诗赞颂周武王伐纣的功绩。周武王率军东征,推翻了暴虐的商朝,建立周朝,史称“武王伐纣”“周道光明”。
时间与改元:
此事件发生于商周交替时期,周武王通过征伐使天下归心,形成“时纯熙矣”的光明局面。
三、字义解析
纯:本义为晒太阳,引申为纯净、无杂质,象征品德高尚。
熙:本义为光明、兴盛,寓意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
大介:古代礼器名,此处指辅助、辅佐,体现周武王得天下英才相助。
四、历史争议
尽管“纯熙”出自《诗经》,但宋孝宗赵惇于1173年改年号“纯熙”时,曾因担心触怒金国而短暂改回“淳熙”,这一事件与《诗经》无直接关联。
五、文化影响
“纯熙”作为年号,既承载了《诗经》的古典韵味,又寄托了统治者对国家兴盛的期许。其内涵的吉祥寓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祥瑞词汇。
综上,“纯熙”典故以《诗经》为根基,通过周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传递出“光明、祥瑞、辅佐”等文化价值,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