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习俗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节日、礼仪交往、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上海风俗习惯:
春节
守岁:除夕夜,家人团聚,长者守岁至鸡初鸣、天微明,穿新衣新鞋,拜天地、祭祖先。
拜年: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互相拜年,客人来访需喝“元宝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迎财神:正月初五为财神诞辰,有接财神的习俗,放鞭炮的数量比过年时还多。
逛城隍庙:新年期间,上海人喜欢去城隍庙逛九曲桥,购物、祈福。
元宵节
吃元宵:家家户户吃汤圆,象征团圆和吉利。
观灯会:城隍庙、豫园等地举办灯会,舞龙舞狮、挂望田灯、串马灯等,热闹非凡。
清明节
扫墓:清明节是扫墓、踏青的日子,人们前往郊野祭祖,青团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踏青:市民趁着清明假期到郊外游玩,欣赏春光。
端午节
赛龙舟:上海水乡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传统活动。
吃粽子:家家户户吃粽子,这是江南水乡的传统食品。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中秋节这天,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还有烧香斗、吃糯米桂花甜酒酿、中秋祭祖等传统习俗。
丁祭
祭孔子:上海旧时在春秋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活动隆重。
浴佛和诵经法会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寺院举行浴佛和诵经法会,山门外有庙会。
清明出会
出会仪式: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上海有举行祭台会的仪式,场面热闹。
日常礼仪
送礼:上海人讲究送礼,喜事用红封袋,丧事用白纸,钱额喜事成双数,丧事成单数。
餐桌礼仪:进餐时有六忌,如不能将食品夹住又放下、不能在菜碗中乱翻乱搅等。
这些风俗习惯反映了上海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吴越文化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也在逐渐演变,但其核心精神和文化内涵依然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