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韩愈政治身世?

59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他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是唐代中期的重要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

韩愈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这一时期他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韩愈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即位后,他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年),韩愈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后迁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

韩愈的仕途充满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并在文学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主张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