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仁厚”和“德高望重”都是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声望,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宅心仁厚
基本含义 指内心存有仁义道德,待人忠厚宽厚,强调将仁爱之心贯穿于日常行为中。 - “宅”指内心、居心,如“宅心仁厚”即指存有仁爱之心。
核心特点
- 内在品质: 侧重道德修养,如仁义、忠厚、宽容。 - 行为表现
使用范围 可用于形容个人品德,也常用于书面评价,如“他宅心仁厚,深受邻里尊重”。
二、德高望重
基本含义
指品德高尚且享有崇高威望,多用于形容年长者或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 - “德”指道德品质,“望重”表示声望高、受人敬仰。
核心特点
- 综合评价: 不仅品德优秀,还需具备社会认可度,如长年行善、公正处事。 - 社会评价
使用范围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表彰、纪念等语境,如“这位老教授德高望重,学生辈皆敬仰”。
三、两者的关系
包含关系:
宅心仁厚是德高望重的重要基础,但德高望重还包含更广泛的社会评价因素。- 逻辑关系:
若一个人“宅心仁厚”,则可能因品德出众而“德高望重”;
但“德高望重”不一定完全依赖“宅心仁厚”,还可能因其他因素(如成就、地位)获得尊重。
四、补充说明
反义词:
宅心仁厚:心狠手辣、刻薄寡恩;
德高望重:品德低下、声望狼藉。- 近义词:
宅心仁厚:忠厚老实、侠肝义胆;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誉满天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个成语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