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泥小节”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行为或思想上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负面含义 指对琐碎细节过度计较,常表现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甚至因小失大。例如:
> 他做事太拘泥小节,连会议时间都记错了。
褒义含义
也可形容人做事认真负责,对细节把控严格,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例如:
> 她负责项目时非常不拘泥小节,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
二、核心词解析
拘: 指固执、不知变通。 泥
三、用法与结构
作谓语/定语:例如“他性格固执,总是拘泥于传统观念”。
反义词:灵活、洒脱、豁达。
近义词:古板、固执、执拗。
四、相关成语对比
不拘小节:与“拘泥小节”相反,指不计较琐事,如《后汉书·虞延传》中“性敦朴,不拘小节”。
大处着眼:强调从整体出发,兼顾大局,与“拘泥小节”形成对比。
五、使用建议
贬义语境:需搭配“过于”“过分”等词,如“他过于拘泥小节,影响了团队协作”。
褒义语境:可单独使用或与“严谨”“负责”等词搭配,如“她以严谨态度对待工作,但需避免过度拘泥小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拘泥小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褒贬色彩,并注意与相关成语的区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